细胞培养瓶通常用于培养真菌、细菌和病毒等多种微生物。由于这些微生物可能对人体有害,培养瓶常需经过特殊处理以抑制其生长。赛宁细胞培养瓶采用表面处理技术,适用于175 cm²等大型培养瓶,并提供225 cm²等更大规格选择。
聚苯乙烯处理
为确保细胞实验的完整性,选择合适的培养容器至关重要。理想的培养瓶应避免任何可能危害细胞培养的污染物(如BSE和TSEs)。聚苯乙烯因其良好的成型性与功能性,成为细胞培养容器的常用材料。
虽然聚苯乙烯传统上作为贴壁细胞培养的基础材料,但其优势不仅限于疏水特性。通过处理可使其转变为亲水性并带负电荷,这种特性在组织培养和分子生物学等实验室应用中具有广泛价值。此外,其无毒特性使其非常适合细胞培养。
聚苯乙烯表面可通过多糖或蛋白质涂层处理来改善细胞贴附与迁移。这种处理在无血清条件下尤为重要——由于血清通常含有纤连蛋白等贴附蛋白,多数细胞类型难以直接贴附聚苯乙烯表面,而改性处理能显著提升其适用性。
真空气体等离子处理
细胞难以贴附实验室常用的聚苯乙烯材料。为解决此问题,需通过真空气体等离子(VGP)技术将聚苯乙烯表面改性为亲水性,这种均一的表面化学处理能显著提升细胞贴附率。
赛宁细胞培养瓶采用VGP处理技术,可促进细胞贴附与生长。产品配备易拉开启条和防污染密封条,VGP处理同时具备灭菌功能,能有效降低污染风险。
该技术能在实验室设备表面形成化学屏障层,相比液体涂层更具优势:VGP离子不会溶解塑料且无反应活性,同时提供灵活的化学功能性。采用该技术处理的培养瓶能提升实验质量。
经VGP处理的聚苯乙烯培养瓶还配备防漏防干涸特殊瓶盖,宽口设计便于细胞刮刀操作,在保证细胞生长质量的同时降低污染风险。
聚赖氨酸处理
聚-L-赖氨酸作为一种带正电荷的氨基酸链,常用于培养瓶和培养板的涂层处理。该物质能增强细胞贴附性,增加带正电荷的细胞结合位点,尤其有助于原代神经元在培养中的生长与存活。但使用时需根据具体细胞系和应用条件进行优化。
使用蒸馏水配置的聚-D-赖氨酸涂层效率较低,建议采用pH值3.3-6.6的溶液,8.5的硼酸盐缓冲液可提升涂层效率。涂层后需用新鲜培养基彻底冲洗残留。
对于塑料和玻璃器皿的聚-D-赖氨酸涂层,可采用分子量70-150kd的溶液(稀释至50μg/ml),涂覆后室温静置5分钟即可完成处理。